轉換率達 23.5%,工研院 TOPCon 太陽能電池亮相
〔作者 侯 冠州 |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4 日 18:28〕
2021 年 TIE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同步今日以線上加實體展覽的形式亮相,而工研院也在展會中秀出前瞻太陽能技術「穿隧氧化層鈍化接觸(TOPCon)太陽電池」,目前已試量產成功,期能藉此提升台灣於太陽能產業國際競爭力。
根據台灣電力公司今年七月公布的再生能源發電概況顯示,太陽能發電已超越慣常水力發電成為台灣第一大再生能源;而為了更充分利用太陽光能,工研院研發 TOPCon 太陽能電池。
據悉,此一技術特點是以超薄氧化層及多晶矽層來作為背面鈍化堆疊層,可利用既有 PERC 產線簡單升級,來避免使用成本昂貴的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(PECVD)或反應式電漿沉積(RPD)等設備;同時,鈍化的表層更能有效降低表面陽光反射、充分將太陽光能吸入利用。
工研院進一步說明,TOPCon 太陽能電池可降低光源反射,有效地提升光電轉換效率,在高溫環境下有著更好的穩定性。目前該技術轉換效率比起現行 PERC 電池多 1-2%,能節省 10% 以上太陽能電廠用地面積,改善在陰雨天等低照度時的發電能力與烈日下的高溫衰減達 3%,適合台灣氣候,能源回收期(Energy Payback Time, EPBT)也大幅縮短。
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人謙表示,TOPCon 太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、投報率高、能源回收期短三大優勢。目前已試量產成功,電池轉換效率達 23.5%,模組功率達 360W,並已於工研院台南六甲院區進行戶外驗證,粗估 20MW 試量產電池及模組每年產值上看台幣 3 億元,為台灣太陽能產業帶來強大國際競爭力。
據悉,此一技術特點是以超薄氧化層及多晶矽層來作為背面鈍化堆疊層,可利用既有 PERC 產線簡單升級,來避免使用成本昂貴的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(PECVD)或反應式電漿沉積(RPD)等設備;同時,鈍化的表層更能有效降低表面陽光反射、充分將太陽光能吸入利用。
工研院進一步說明,TOPCon 太陽能電池可降低光源反射,有效地提升光電轉換效率,在高溫環境下有著更好的穩定性。目前該技術轉換效率比起現行 PERC 電池多 1-2%,能節省 10% 以上太陽能電廠用地面積,改善在陰雨天等低照度時的發電能力與烈日下的高溫衰減達 3%,適合台灣氣候,能源回收期(Energy Payback Time, EPBT)也大幅縮短。
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人謙表示,TOPCon 太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、投報率高、能源回收期短三大優勢。目前已試量產成功,電池轉換效率達 23.5%,模組功率達 360W,並已於工研院台南六甲院區進行戶外驗證,粗估 20MW 試量產電池及模組每年產值上看台幣 3 億元,為台灣太陽能產業帶來強大國際競爭力。